欧佩克:2045年能源需求预计增长约四分之一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在行业内,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费基金,深化煤炭运销体制改革,消除地方层层盘剥。
矿工没有双休日概念。只要国家建立制度,煤矿合理安排生产任务,建立国庆、元旦、春节假日休假制度,矿工在地上过年就能成为新常态。
节前记者在山西采访时,矿工们向记者吐露心声:我们想在地上过个年三十儿。我是农村的,下井就为多挣几个钱。王献府说,矿上也实行带薪休假和探亲假,可我不敢休,假休了,钱就没了。几年来大年三十我都在井下度过。4年前,赵来友的儿子也当了矿工,全家团聚过年的日子更少了
只要国家建立制度,煤矿合理安排生产任务,建立国庆、元旦、春节假日休假制度,矿工在地上过年就能成为新常态。在孙志刚这样的新型矿工们看来,矿工休假应该从制度上长期落实下来,而不是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被动休假。2014年3月12日上午,邢利斌被警方从太原武宿机场带走,接受调查。
李志说,我并不否认自己因煤而富,也承认一些人在因为煤有钱后,表现出土豪的样子,但被贴上这样的标签,我怎么也无法高兴。再幸运一些的,是像李志这样虽然不再像以往那般盈利,却还不至于破产负债的煤老板。但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时代并不会就此过去,关键是如何实现煤炭革命,即产煤行业和耗煤行业全过程全领域的节能提质。尽管煤炭革命之路非常艰难,但必须无条件走下去。
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煤炭行业靠粗放式掘金的时代早已远去,科学、环保摆上了重要日程,清洁、高效是主题。不过,即便如此,故事也远未结束。
煤不值钱后,很多靠它发财的人都跌了跤。在2015全国煤炭高峰论坛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如此表示而该公司在2013年度,净利润还为1056万元。以煤炭为主角的造富大戏,在上演了十年的精彩剧情,造就了数千个富豪后,正逐渐走向落寞。
而在2013年,吕梁GDP还以高达9.5%的增速高居山西省11个地级市榜首。作为上市煤企龙头企业的中国神华,利润下滑也未能幸免。同样依靠煤,榆林在短时间内经历了经济爆发式的增长。一直以来,以拥有中国最大的煤矿而存在的大同煤矿,在煤炭经济开始抬头的2001年,联合中煤能源集团、秦皇岛港务集团、上海宝钢集团等成立了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,并于2006年实现上市,且保持着高速增长。
转型升级不容易◎煤炭崩盘经过了当初的高速增长,煤炭市场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低迷期。或是受吕梁等煤炭大市拖累,去年,山西GDP增速仅为4.9%,位居全国各省(市)末位。
过山车式的经济增速背后,是去年煤炭市场的整体低迷。长江商报记者查阅A股40家涉及煤炭开采的上市公司2014年度三季报发现,32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出现了负值,占比高达八成。
然而尽管煤炭市场的低迷不可逆转,但仍旧需要煤炭这一资源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,因此如何在需求的同时保证煤炭企业的利润,成为了所有煤企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除了以煤为主业外,还应该发展煤的副产品,利用产业链的思维来拉升企业的盈利。2月10日,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时,李志的言辞之间充满悲观,不时叹息生意难做日子难熬。但是,在限制三公消费以及反腐高压之下,白酒行业由盛转衰,加上一些参与投资酒业园区建设的煤老板出事,该园区目前已成搁浅状态。前不久,有媒体报道,吕梁市2014年GDP增速预计为-2%,自1999年以来首次增速为负。2004年11月,中国神华上市融资。
陕西省榆林市是另一个吕梁。在已经披露的2014年三季报中显示,其净利润下滑了201倍,亏损2.69亿元,而全年预计亏损高达3.05亿元。
但究竟该如何转型,怎样面对转型带来的阵痛,又是煤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。唯一能做的就是早点退出。
2014年,包括山西省、内蒙古自治区在内的多个以煤为主的省份,下发了一系列文件,鼓励煤企之间进行兼并重组。2014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4682亿元,同比下降9.5%,与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26.7%相比回落了36个百分点。
而且面对煤炭低迷的行情,也是煤企间重组兼并的较好时机,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后,更利于管理和统一规划产能,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平衡产能。他说,当整个吕梁都开始为煤炭而疯狂的时候,自己也被整个浪潮卷了进去。煤炭卖不出去使得这座靠煤而生而盛的城市,发生了令人未曾料想到的财政困难。与中国神华类似,大同煤业也是在煤炭兴起之时完成上市的。
如今,煤炭市场长期低迷,一再降价处理,来买的人也不多,即使有人买,也很挑剔。然而,刚刚过去的2014年,他是在煎熬中度过的。
再加上国内煤炭售卖的价格比进口的还贵,我们就更不可能再回去了。比如山西吕梁,早在2010年,在当地政府引导下,30余名煤老板联手投资50亿元,组建了山西中汾酒业投资公司。
尽管国内对新能源的需要呼声很高,但煤炭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能源的地位,在短时间内恐怕还无法被撼动。在残酷现实下,转型升级几乎成了A股上市煤企的唯一选择和出路。
在相同的时间段里,榆林好像一夜之间变了个样子,仿佛所有人都开上了豪车,住上了楼房。在回忆起自己的那些峥嵘往事时,李志笑出了声。2003年,大同煤业实现净利润2.26亿元,2008年,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70.74%。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,几年前,在北京多个知名楼盘销售高峰期,都有煤老板的身影。
那时候,我靠着刚开始做生意攒下的一些积蓄,开始承包一个小煤矿。伴随煤炭价格一路上涨,除了李志这样的私人煤矿主迅速暴富,不少上市煤企快速扩张,资产急剧膨胀。
一位榆林当地市民告诉长江商报记者,煤炭价格最高的那几年,也是榆林最疯狂的时候。李志还说,不仅是自己,在当时拥有煤炭的地方,就都是与他一样靠着煤炭积累起巨额财富的人,那时候遍地都是豪车,而且谁家都有好几辆。
那时候真觉得自己挖的不是煤,而是钱。因煤而兴因煤而败绝不是只有吕梁一地。